平常生活裡,環境的種種影響似乎都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其實是身體出現亞健康的罪魁禍首。可是當身體出現小毛病及不健康現象出現時,是否想過是自己生活方式不正確所導致的呢?亞健康是大多數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狀態,大多數惡性腫瘤、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從亞健康人群轉入的。
亞健康影響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,嚴重著會危急到生命安全。而且心理亞健康易導致精神心理疾病,甚至造成自殺和家庭傷害,嚴重者會影響健康壽命。
中醫認為身體所有器官的狀況都跟五臟息息相關,五臟為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。所以又稱為五臟中心論。所有疾病其實都從最開始簡單的症狀,最後通過內部細胞的變化,從量變到質變,這歷程可能慢慢地經過5年、10年、甚至20年才會造成,如果早期便能把這些小症狀解決,那日後身體才不會產生更大的毛病。
中藥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起來的,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。據記載,古代有“神農嘗百草”的傳說,“神農時代”大約相當於新石器時代。那時候,人們已經有了原始農業,對各種農作物和天然之物的性能逐步有所瞭解,對它們的藥用性能也開始有所認識。所謂“嘗”,指的就是當時的用藥都是通過人體自身的試驗來瞭解其治療作用的。
中醫的治病原理總的特點就是「整體觀念」和辨證論治。中醫很強調 「整體觀念」,認為人體和自然環境息息相關。自然環境四季變換、氣候變化、地理條件都對人體產生重要影響。而人體筋骨皮肉和五臟六腑都通過經絡互相聯繫,構成整體。某個“零件”的病變,都和整體有關。所以不能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。中醫的 辨證論治就是以傳統經典為法則,以陰陽、氣血學說為思維,運用四診八綱,辯病因,辯病性,辯病位,定病機。然後據此而立法,處方,用藥施治。
大千世界,人各百態。每個人都秉承了父母不同的遺傳 特徵,具有不同的生活環境,不同生活經歷,都是一個特殊 的個體,可以說是千差萬別。中醫師可以通過望、聞、問、 切來收集患者身體情況,包括臉色、聲音、胖瘦、壯弱、行 動、舌苔、脈象等來判斷一個人的體質。中醫體質分以下九 種:平和質、氣虛質、陽虛質、陰虛質、痰濕質、濕熱質、 血瘀質、氣鬱質、特稟質。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,日常生 活不同, 體質也不同, 認清自己的體質, 才能對症下藥。
平和質、氣虛質、陽虛質、陰虛質、痰濕質、濕熱質、 血瘀質、氣鬱質、特稟質的人。
爾雅中醫診所挑選中藥粉是採高標準,並且中藥粉內不含西藥不摻生藥,藥粉都是經過煎煮後製成粉末,因此顆粒均勻細緻好入口,服用效果佳。此外所有藥粉在製造流程中會嚴格經過三步驟檢驗:品管檢驗–> 半成品檢驗–> 成品檢驗,確保無農藥及重金屬殘留,所以請放心服用。
只要身體有病痛,不舒服患者皆可。
中藥調理 | 一週調理 $1800-3000 (由醫師專業評估)
‧白蘿蔔、大白菜、竹筍,不適合:正在服用溫補藥的人。
‧辣椒不適合:正在服寒性藥物的人。
‧冰不適合:所有人,尤其是正在服用溫熱性質中藥的人。
‧糯米不適合:正在服健脾胃藥的人。
‧芒果不適合:過敏或正在治療皮膚疾病的人。
‧服用中藥,溫開水最好。
‧吃中西藥要間隔2小時。
‧補益藥飯前吃,治療藥飯後吃。
‧根據症狀選劑型,科學中藥未必不如水煎藥。
‧除了白開水以外,以下幾種飲料都不宜拿來服送中藥。
‧茶牛奶果汁糖水。
Q: 自費中藥和健保中藥有什麼差異?
A: 中藥材有分上中下等級之分別,健保藥材通常落在下的等級,自費藥材都落在中上等級,相對再做調理過程,例如病況調理,健保可能花3個月多時間做調理,但自費可能只花1個月多月就改善身體狀況。
Q: 中藥調理要吃多久才會改善身體狀況?
A: 每個人症狀不同,病痛的產生不是一天兩天所導致,所以醫生在看診時會給予建議及治療時間。
Q: 診所內的中藥安全嗎?
A: 中藥都是有送GMP檢驗的,製造工廠也是安全檢驗合格的ISO17025/TAF國際實驗室認證,請安心服用。
Q: 何謂GMP?
A: 所謂GMP就是優良藥品製造規範,舉凡在生產設備的材質與規格、製造的方法與過程、品質的檢驗、原料及製品的保管、組織及各有關作業人員的教育訓練與作業應該遵守的要點、作業過程中所使用的水質等均要符合優良藥品製造規範,方能獲得衛生署的GMP認證,衛生署並不定期抽檢各藥廠,使民眾用藥更有保障。
Q: 何謂ISO17025/TAF國際實驗室認證?
A: ISO17025是比ISO9000/14001等更嚴格的品質認證系統,經由權責機構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(TAF)以認證的方式,給予正式承認組織具有能力執行特定範圍的工作,可以向客戶保證檢驗結果的有效性,為對品質管理系統的背書。由於ISO17025與全世界的組織機構有互相承認的機制,故只要是通過ISO17025認證的機構所出版的檢驗報告可通行全世界,一次測試,全球通行。
Q: 濃縮中藥可否用茶葉、牛奶、果汁等送服?
A: 茶葉帶有鞣質,牛奶含有蛋白質,果汁則有醣類,針對某些方劑而言,其中的成分會與藥物發生化學變化,所以較不適合與濃縮中藥一起送服。服藥時,用適量溫開水送服可加速藥物通過咽、食道、胃,使藥物快速到達腸部,利於提高小腸對藥物的吸收速率。
Q: 濃縮中藥可否與西藥合併服用?
A: 可以的。針對某些症狀無法以中藥及時緩解症狀時,可在服用濃縮中藥時搭配西藥使用。建議前後中西用藥時間,至少需間隔3小時以上,以避免兩者藥物產生加乘作用。濃縮中藥與西藥之搭配,在經由執業醫師辨證後用藥,不但能降低西藥的副作用及不穩定性,更可借助濃縮中藥的雙向調節作用,增強醫療效果。
Q: 中藥吃多了會傷腎嗎?
A: 診所的進的科學中藥粉都是經過煎煮、萃取、藥液濃縮等製程,不含生藥粉,而且經過「煎煮」這個步驟更是用藥安全的保障,不會傷腎。中藥在經過長時間煎煮後,其中存活下來的生菌、黴菌數量極低,而有些藥物本身有毒性、部份農藥也可在煎煮過程分解或蒸發掉。中藥內大部分重金屬分佈在植物細胞內,不容易煎出,主要也殘留在藥渣中,煎出的部份極低。所以,經煎煮得到的中藥液,其生菌、農藥、重金屬的含量大抵皆能符合嚴格的國際標準。